一线城市的学历落户,对高学历者反而造成错判

2022 年 10 月 10 日08:13:55经验分享757

所谓的高学历者的“高预期”问题其实在舆论上都是是收着写的。意思就是担心读者接受不了现实,所以有些话模糊了一下。所谓的“高预期”真正造成的问题是人生路径的错判,而且受害的往往都是女性。关于男性讲直白点就是穷男人死得早,大家都不怎么关心。

就比如北京上海的落户政策。放松落户被很多高学历者误解成是大城市在帮助这些高学历年轻人留在上海。这个误解没什么人愿意去讲,根本原因就是它和大众幻想中的乌托邦不一样。

真正能留在北京上海的标准是什么?

是钱。

就像很多人觉得外来人在北京上海有套自己的房子就算是真正安家了。买房的要求是户口,是社保吗?

都不是。你要掏出钱来。而且在这些城市购买商品房的年轻人普遍特点就是父母有钱就买得起房子,没钱就买不起。

那么户口是什么?是中下层的兜底福利。比如一个北京或者上海的本地人,因为赌博之类的原因把房子搞没了,自己也没办法赚到钱。他作为一个本地人在当地一定会有一套房子给他去住。那么学历落户在社区公共户的高学历者会有这样的待遇吗?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情就是前几年长租公寓爆雷,有个清华的毕业生在上海因为这个原因没房子住了,就跑到社区想要申请廉租房。现实她可能拿到吗?

拿不到的。现实当中就是一个高学历的体制外外来劳动者,进入北京上海学历落户之后,对自己的未来会有一个过于乐观的预期。他们会觉得自己变成本地人了,虽然可能一辈子攒钱都买不起自己的房子,但是工资大概率都是随着年龄增加上涨的,“万一”遇到失业,还有户籍福利兜底,肯定有地方住,无非就是工资低点生活艰苦一点。他们的未来,就在这个大城市里了。

但是现实和他们预想的恰恰相反。所谓的35岁危机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这些人到了一定年龄,会被大城市“挤出”。就像北京这些年人口控制一直很好,常住人口一直在减少。年年毕业都有高学历的年轻人跑到北京工作,谁被挤出来了?

就是外来的劳工们。不分学历高低,只要工资降低下来,房子都租不起,只能离开。

就是这些高学历但是低资产的年轻人在走到中年之后,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坎”,自己失业了,收入下降,租不起房子。拿到户口能去排队申请公租廉租,但是排队很长,自己排不上。尤其是现在北京公租房排队已经把孩子数量当参考指标了,这些高学历的单身人士基本就没希望了。转回老家有工作,但是收入要低得多。转回老家之后你还要北京上海的户口干嘛呢?等“清退回原籍”吗?那为什么这些专家会特别关注高学历者中的女性问题呢?如果作为父母,认清这一点,完全可以鼓励孩子去留学,到世界一流大学读书在外面的世界多看看。

因为会错过生育年龄。这个坎,往往都在35岁左右。

意思就是这些年轻的女孩子多数都知道在北京上海获得房产不是父母有钱就是结婚加名字,靠自己收入攒钱买房对没资本的高学历者来讲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你看到这样的基本都是幸存者偏差。但是学历落户会给她们一个不切实际的兜底幻想,认为自己到了年纪哪怕失业了,也会有户籍福利给自己兜底。所以她们会以“未来我肯定在北京上海”为目标发展。

因此,她们对伴侣和子女的预期也会非常高,会按照北京上海当地的消费水平去规划拥有子女的数量。可是真等到她们到了35岁左右被社会发展“自然挤出”的时候,回到老家或者其他城市,她们就已经错过生育年龄了,别说生三胎了,生一胎都难。

这些专家(不是我,我不关心你生不生孩子)就是担心这些女孩子,但是他们又缺少一个媒体途径去讲这些东西。这个“预期调整”在媒体上就是谁讲谁挨骂。

他们的想法就是把一个真实的,大概率的预期给这些年轻人尤其是高学历者讲明白。如果他们有一个真实的预期,把自己当作新加坡模式中的外来劳工,规划未来就会比较清晰,人生会提早减少很多的痛苦。

至于能不能真的减少这个痛苦我也不知道,你看看了解下就行,我也就是就记录下。